有朋友问,为什么喝了酒以后会口干、头晕?特别是喝多了第二天会头疼,都表示“太上头”了!
我有时候就跟他们开玩笑,喝了酒不头晕,那叫喝酒吗?(一阵爽朗的笑。。。)只要是喝酒,喝到一定量就会头晕,这个是正常的。我们首先需要厘清一个概念:
什么是“上头”?
头疼头沉,叫“上头”,头晕是酒精的作用不是“上头”。那为什么有的酒喝完了会“上头”而有的酒不会?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
什么物质会导致“上头”?
导致“上头”的物质实际上有两种:一种叫乙醛,一种叫高级醇。这两种物质通过不同的作用,分别使头部的血管及神经发生变化而导致头疼。而衡量“好啤酒”的标准之一,就是喝了不会“上头”!
好啤酒如何能做到喝了“不上头”?
从工艺上来说,好的啤酒在酿造的过程当中,会有两个处理:
处理一、把乙醛和高级醇的含量降到较低
我们说的是降到较低而并不是完全消除。为什么?因为啤酒是一个醇、醛、酸、酯加上二氧化碳一个平衡的整体,这种平衡使我们感受到啤酒的美好风味,如果缺少乙醛和高级醇,啤酒就失去平衡,那种风味我们是不能忍受的。
处理二、醇酯比例适当
什么叫醇酯比?就是高级醇和酯类的比例要合适,因为酯类有舒缓血管的作用,能使紧张的神经放松下来,抑制头痛的产生。
最佳处理是醇和酯的比例合适,醇高了的话可以同时把酯也提高,维持相应比例,这样反而不会头疼。控制醇酯比是属于酿酒的水平问题。
对原料、糖化、发酵、后储以及灌装等工艺有良好的把控。好啤酒一定要用好原料、好的酿酒师设计出完美的工艺,还要有合适的后储时间、压力。有的萝卜快了不洗泥,啤酒本来应该发酵周期30天,结果十几天就出酒了,那么高级醇和乙醛的含量自然也就控制不下来!
所以酒好不好和其他的产品判断是一样的,一定是正规厂家、技术人员良好的操作和规范检测,然后不断的调整它的工艺,才能达到这种要求。为了品控,一般啤酒厂技术中心会配备全面的检测仪器,可以测定PPM级风味物质。高级醇、乙醛都是批批检测。
让我们用数据来说话。我们曾经把技术中心酿的酒和某大型啤酒集团生产的酒一同检测,我们的啤酒浓度是13度,与大型酒厂8度的啤酒乙醛含量几乎是一样的,都是5个PPM。所以我在喝酒的时候,宁可喝我们的13度,也不去喝8度,因为这里面还有一个等渗透压的问题。有了“检测”这双眼睛你才能不断的去改进,才能把乙醛和高级醇的含量降下来。但是检测仪器比较昂贵,一般的精酿工厂投入上有门槛,并且对操作要求比较高,要么操作不了,要么数据不准确。(有检测需要的可以联系我们)
乙醛是使血管扩张产生阵发性的头痛,位置在头的前部。高级醇会使神经系统发生问题而产生头疼,位置在后脑勺。
所以大家在喝酒时根据头疼的位置就可以验证这个酒到底是乙醛疼还是高级醇疼,如果整个脑袋都疼,就是酒的工艺有比较大的问题。
有这些不适状况是不是说明啤酒质量有一定的问题?我认为——是的!好的啤酒是等渗透压的饮料,什么叫等渗透压?就是酒液进入身体后,应该是既不会给你的血液大量补水,也不会夺水,但在你需要的时候能迅速补水,这就叫等渗透压。
我们做的精酿啤酒,酒精度、离子含量各方面处在等渗的状态下,喝了以后,在人体内不会给你的血液补水,既然不补水,血液经过肾以后,排出的水量就很少,喝一晚上精酿啤酒,上厕所可能就两次。而目前大众化的啤酒,麦汁糖度一般是8度,含有的水分就比较多,所以可能得上四五次,甚至是五六次厕所。
大众化的啤酒进入人体后,体液内会充斥大量的水分,此时血液浓度比较高,水分就会浸透到血液内,同时也带入大量的离子,血液经肾处理后水分会排除,但是有一部分离子是排不出去的,就会导致血液的浓度开始上升,当饮酒停止了,没有水份来源,血管里边的离子浓度越来越高,就需要夺水,从哪里夺?只好从你身体各个部分的毛细血管去夺,例如眼窝、两颊、皮肤等。
所以为什么有的人喝了酒以后,第二天起来睁不开眼,脸颊发干,整个身体不在状态,喝大量的水还没有首次排尿。就是所有补充进去的水分都在往血液内渗透,使血液的浓度和体液里的水份恢复正常。所以说这种非等渗(夺水)的啤酒会使你的身体第二天产生巨大的不良反应。而处于等渗状态的啤酒,哪怕是酒精度高一点,喝的多一点,第二天身体会非常舒服,没有不良反应。
如果喝了一款酒会导致头疼、口干这些症状。大家就可以判断这一家啤酒的生产技术水平不咋地。好的啤酒,特别是我们对精酿啤酒的要求是:喝完了以后第二天身体舒适!
免费为您制定方案